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Cognitive Science”的博文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The meaning of the expression 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is the following: Maps are representations of reality, but they are not reality. The latte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You can’t blindly trust your GPS device when you drive. You use it for navigation. But you still need to keep your eyes on the road. With this in mind, think about a recent problem you’ve encountered. Looking solely at the “map” – statistic, data, what people share. Won’t always solve the problem. Most of the time, you need more information. More real-world data. Rarely things are exactly like the map. After all, maps don’t show fallen trees and flooded rivers. Similarly, a resume doesn’t show the actual skills of the person. They only represent what the person thinks he knows. Two different things. So, when there is an unpleasant situation. Don’t simply stare at data and statistics. Explore the terrain by yourself to see what’s actually happening.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于是 “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来源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马太效应( 英语: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节: )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宏观社会意义上的马太效应原理,明显地表现在那些现在导致科学资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会选择过程之中。 经济学上,马太效应为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之现象,即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实中就是指,只要获得了每一点的成功,就会产生累积优势,使之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在教育方面的长期马太效应被运用在心理学家基思·斯塔诺威克(Keith E. Stanovich)的研究中,他曾广泛做了对阅读能力和语言残疾的研究。斯塔诺威克用“马太效应”一词,来形容早期成功获取阅读能力,通常会导致作为学习者成人后的成功这一现象,而如若没有能在头三年或四年中获得阅读能力,将可能造成长期的、学习不同新技能的困难。 “阅读能力影响你所做的一切事情” ——摘录斯塔诺威克的话(亚当斯,1990年,pp60)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 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当然,还有一个“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在扬长避短中,把你的业绩建立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上更合理一些。按照德鲁克(Drucker)的话说,就是“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

一万小时定律

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数》,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二八定律(帕雷托法则)

帕雷托法则 (英语:Pareto principle),也称为 二八定律或80/20法则 ,此法则指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取决于20%的原因,而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如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维基人贡献了80%的维基条目等等。但也常常被滥用、误用,例如解决一个问题符合80/20法则,因为80%的问题由20%的资源来解决。 这个法则最初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 ·帕雷托在1906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得出的,后来管理学思想家约瑟夫·朱兰和其他人把它概括为帕雷托法则。 若进一步推算,以掌握了80%财富的人作统计,会发现4%的人口(20% × 20%)掌握了社会64%(80% × 80%)的财富。这一猜想说明绝大部分的产量或结果取决于一小部分的投入和劳动。在商业活动中,80%的销量来自于20%的客户。管理者利用这种猜想制定商业决策,虽然很多时大致符合结果,但仍待进一步证实。 帕雷托法则是更广泛现象帕雷托分布的特例。假如在帕雷托分布中选择合适的变数,不仅一个80%的影响由20%的原因所造成,80%里的前80%影响也是由20%的前20%原因所造成 (80%的80%是64%,20%的20%是4%,意味着这是 64/4法则 )。 帕雷托法则与帕雷托最优无关,虽然也是维弗雷多 ·帕雷托提出的。 帕雷托法则在品质控制上有很多的应用,它是全面品质管理、六标准差的关键工具,此外,也是Pareto chart的基础。 在计算机科学里,帕雷托法则可借由观察80%的资源是由20%所操作使用,来最佳化资源。在软件工程上,常有接近90%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次数花费在10%的程式源代码执行。在图书资讯学里,一间图书馆的20%馆藏是由80%的读者所借阅。 帕雷托法则被当做ABC-analysis和XYZ-analysis的基准线,广泛的使用在进行物流和采购时,以达成最佳化商品进货(维持进货的花费)的目的。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

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 (英文: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刊载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1],论及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如果无人清理,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减少更严重罪案,应该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罪案。 此理论描述社区失序的五个阶段: 1. 社区开始出现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迁出社区。 2. 未能迁离社区的居民因担心自身安全,对区内的事务漠不关心。 3. 地区的监察力下降,社区的治安进一步恶化。 4. 区内更多的居民迁走,仍然留在区内的居民则更加退缩,减少外出时间。 5. 外来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区,令犯罪数字持续上升。

帕金森定律(官场病)

帕金森定律 (Parkinson's Law)亦称“官场病”或“组织麻痹病”。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书。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至上而下,一级比一级庸人多,最终产生出机构臃肿的庞大管理机构。由于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管理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 帕金森定律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业务的扩展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一效应使得企业的机构迅速膨胀资源浪费员工积极性下降。 帕金森定律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概念。 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來源: http://www.poshaguo.com/article/748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 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猴子与表的故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手表。工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但 “猛可”却有了新的麻烦:每只表的时间指示都不尽相同,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猛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猛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宝座,“猛可”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着“猛可”的困惑。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只有一只手表 , 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只或更多的手表,却无法确定几点。更多手表并不能告诉人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羊群效应(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也称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从众心理。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青蛙现象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