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2, 2015的博文

推特日记:混乱的中东时局 https://t.co/ljdcV45VvP

混乱的中东时局 pic.twitter.com/ljdcV45VvP — 三家村 (@Coze) November 28, 2015 v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oze November 28, 2015 at 11:15PM

推特日记:创一个新词:嬖,爱也、宠幸。 傻嬖,傻的可爱:)

创一个新词:嬖,爱也、宠幸。 傻嬖,傻的可爱:) — 三家村 (@Coze) November 28, 2015 v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oze November 28, 2015 at 03:40PM

年糕的历史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1974 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没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侣行》 第一、二、三季 / On The Road 3 高清下载

季数: 3 集数: 30 单集片长: 30 下载: 侣行Ⅰ 侣行Ⅱ 侣行3

冰糖葫芦的由来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 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

推特日记:Checker Plus for Gmail chrom扩展更新后,越来越好用了。

Checker Plus for Gmail chrom扩展更新后,越来越好用了。 — 三家村 (@Coze) November 27, 2015 v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oze November 27, 2015 at 05:11PM

黄花闺女的来历

古时未婚女子梳妆打扮时,喜爱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而“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

推特日记:在阿里云登陆账户,在三个小时之后才收到邮箱验证码。#垃圾

在阿里云登陆账户,在三个小时之后才收到邮箱验证码。 #垃圾 — 三家村 (@Coze) November 25, 2015 v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oze November 25, 2015 at 05:43PM

励志故事: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 万斯同 (万斯同(1638年-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明末清初历史学家,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生于明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1638年3月9日),卒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八日(1702年5月4日),祖宗四代效忠明朝。黄宗羲是他的老师)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励志故事: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推特日记:发现自己变成了 #升级控 。得戒

发现自己变成了 #升级控 。得戒 — 三家村 (@Coze) November 23, 2015 v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oze November 23, 2015 at 10:55PM

励志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推特日记:楚汉相争,刘邦兵败彭城,在逃跑路上被被楚将丁公围住。刘邦的幕僚建议刘邦许诺重金高官来贿赂丁公。但刘邦却认为,对于丁公这种娇傲的人,不能用金钱贿赂他,而应该用礼数贿赂他。于是口称“英雄何苦为难英雄!”。丁听得受用,便放了刘邦。于是便有了「丁公礼贿」这个成语。 #历史段子

楚汉相争,刘邦兵败彭城,在逃跑路上被被楚将丁公围住。刘邦的幕僚建议刘邦许诺重金高官来贿赂丁公。但刘邦却认为,对于丁公这种娇傲的人,不能用金钱贿赂他,而应该用礼数贿赂他。于是口称“英雄何苦为难英雄!”。丁听得受用,便放了刘邦。于是便有了「丁公礼贿」这个成语。 #历史段子 — 三家村 (@Coze) November 23, 2015 v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oze November 23, 2015 at 03:27PM

中国茶典故事: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