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4, 2016的博文

揭底中国:"炎黄子孙”指的是哪些人(一)?

继续说说 “中国”概念的演变。 昨天讲到“中国”一词由单纯的地理概念慢慢延伸到文化概念和民族概念。提起“中国”一词的民族寓意,另外一个词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炎黄”,“炎黄子孙”、“炎黄儿女”。这几年这个词很热,每年都有祭祖炎黄活动,在一些政要谈话和官方公文里面都频频出现这个词,在有些人心目中,大有取代“中华民族”、“中国人”之势。那么到底谁是“炎黄子孙”?“炎黄”是谁的祖宗?“炎黄子孙”和汉族什么关系?“炎黄子孙”和“华夏民族”什么关系?“华夏民族”又和“汉族”什么关系?搞不清楚这个问题,那可不是乱了祖宗十八代的小问题,我看有人大老远跑去给“炎黄”二帝喊祖宗感到真实好笑。(以下内容可能引起一些人不适,三哥是爱国分子,纯粹从历史角度看问题,绝无颠覆民族大团结的意思)。 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这两位老祖宗都是部族首领,而且还是一堆冤家。炎帝本是天子,但实力衰退,统治不了诸侯,而黄帝却文武并用,软硬兼施,争取到了诸侯的拥护。于是黄帝集中兵力,动用豺狼虎豹,与炎帝打了三仗,将他击败。识时务的炎帝甘拜下风,做了黄帝的属臣,皇帝和炎帝部落也联合起来了,并一统黄河流域,从而繁衍了无数炎黄子孙。 以上都是来自《史记》的记载,从目前的科考我们最早能触及到夏,所以像炎黄二帝的事迹未可考。不过从史料上记载,以及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全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除了中原文化外,还有长江流域、燕山山脉、东北地区、四川盆地,也就是说中国早期文化是多元性的,并非独中原一脉相承。这么来说,那些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部落的后代子孙,都跑到中原喊“爷”认祖是不是有点滑稽? 另外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还有不少非华夏族部落存在。这时候我得解释一下““华夏族”的概念。华夏族,又称中原华夏,起源于中原嵩山一带的部族,后泛指曾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古代族群。“夏”的字形,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是“长面的人形,有双手环握,双足交叠。”,为夏族部落人的自称,不是夏的“他者”则是“夷”,字形相是背负大弓的人形,在吴语上海话中,"华"、"夏"为同音字(向读者求证一下,是不是这样?)。那么现在用“华夏民族”指代中国人,是不是有点不靠谱?中原地区除了炎黄子孙华夏族之外,还有其他族群存在,那么说中原地带都绝非炎黄的子孙。 从秦汉以来,由北方进入黄河流域的非华夏民族,有史可考的至少有匈奴、吴恒、鲜卑、羌、

毒药

这个人想死,有天夜里他得到了两粒毒药,是那种一沾舌头立刻就能舒舒服服死去的药。他喝得醉醺醺的,来到岛边的沙滩上,心想,只要这么把药往嘴里一扔,就势往大水里一滚,一切烦心的事就都结束。落潮时,大水将把他的尸体也带走。这个世界上就不再有他,就像他也不曾有过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权否决他,他呢?也握住对这个世界的否决权了。这样一想,他立刻觉出通体轻松。再看看手里的药丸,知道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碰上什么倒运的局面,都可以轻易就把它们否决掉,只消把那两粒否决权往嘴里这么一扔。他长呼一口气,放心了,心静得如同那无边无际的大水和天空。既然如此又何必这么急着去死呢?他躺在岸边想了大半宿,天快亮时便偷了一只小船向大水彼岸划去。他边划边对自己说,就当是我已经死了,那么到别处去逛逛看看又有什么不好? 摘自史铁生的《毒药》

古典香艳小品:古人搞基的一些方言俗称

男人天然痴叟之《石点头》末一卷“潘文子契合鸳鸯冢”,楔子言及当时有关男色(即龙阳)之方言云:男色一道,从来即有此事。文人之总题曰“翰林风月”。若各处乡语各自不同,北方作“炒茹茹”(疑是菇字),南方人名为“打篷篷”,徽[按:原作微]州人名为“搨豆腐”,江西人名为“铸火盆”,宁波人名为“善善”,龙游人名为“弄苦葱”,慈溪人名为“戏蛤蟆”,苏州人名为“竭先生”(李家瑞作“兔子考”,谓“兔子房”即“顿子房”之讹)。

揭底中国:"中国”指的是哪里?

上一期 我们从夏商开篇,从“何尊”鼎考证出“中国”最早出现在西周,意指西周周王的京师,今日继续看“中国”的演变。   西周灭商以后,依据周人的习惯,将原来商的京师(殷,商隐,今河南安阳市)一带也称“中国”。到周成王时,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主持扩建了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一带),称成周,将商的遗民迁来集中居住于此,又在附近筑王城(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每年的国际牡丹花会就在此举办),迁来周人居住,作为周的陪都,用以控制东方。洛邑既居陪都的重要地位,又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枢纽,也被称为“中国”。这时候“中国”的概念开始由唯一的政治中心扩大到了地理中心(就好比现在,由原来只把政治中心北京称为“中国”,扩大到其他地方)。   公元前771年,即周幽王十一年,犬戎(关中西部戎人的一支)攻入镐京(周的京师),杀了周幽王。犬戎虽然暂时退出了镐京,但随时威胁着周人。第二年,幽王之子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周人大多随平王东迁,丰镐一带都给戎人占了,自然就丧失了“中国”的地位,而洛邑(洛阳)及其周围地区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这就是上期我留下的问题,为什么洛阳后来一直被称为中国的“中国”)。当时秦人的首领秦襄公曾出兵救周,又护送平王东迁,后被平王封为诸侯,平王还做了个现成的人情,将已被戎人占领的岐(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以西的地方封给了秦襄公,让他们自己从戎人手中夺取;还答应只要秦人能夺回丰、镐(就是周原来的首都地带),也归秦国所有。周平王原本只是想做顺手人情的一句承诺,却成就了善战的秦国,秦之后果然夺取了关中地带,这也为之后秦的崛起和统一奠定了绝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资本,虽然秦当时并没有随之成为“中国”。   从关中东迁到洛阳的周天子,已是今非昔比,元气大伤之外,政治公信力也随时减弱,丧失了往年的权威,“政讼所及不出王畿的范围”,不久就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不得不依靠有实力的诸侯扶持来维持。与此同时,几个周王近支宗族的诸侯和地理位置居于中心的诸侯国凭借有利条件迅速强大起来,它们吞并了周围的小国,成为拥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城邑的大国。如郑国,始封的国君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当时只有一个郑邑(在今陕西华县)。三十多年后郑桓公东适至今河南新郑、荥阳之间。三年后(周平王二年,前769年)灭了郐国(在今新郑县西北),在新郑(今新郑县)建都。二年后,又灭了东虢(在今荥阳县东北);很快就

揭底中国:"中国"的来历

“中国”,无时无刻我们都在和这个词打交道,它是一个标签,也是一个图腾,是一个地理概念词,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词;它是一个魔鬼,因为它是由无数白骨组成;它是一个神,因为数千年来无数人对它魂牵梦绕顶礼膜拜。那么“中国”到底是什么那?今天起我们就从源头一点点的来认识它的诞生和变化。 中国,又以“华夏”、“汉国”、“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中土”等的代称出现。“夏”,在商、周以前有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是现存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文献,其中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言;按《说文》中的释义,“华,荣”,“夏,中国之人”。《左传 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按照这里的说法,华是指华美的服饰,夏指行礼仪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美服饰的礼仪之邦”。 根据商朝皇族实录显示“中国”是忠爱国家比干取心,中国发音以河洛(洛阳)语发音为忠国。而“中国”一词,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的论证,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铭文的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 这样看来,“中国”一词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当然,可能在周武王之前就已经有人用过,或者已经出现了,但即使有,也不会太久,因为在商人使用的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过“国”或“或”(与国字相通)二字。 古代汉语中“国(國)”与“或”字相通,原意是指城、邑。当先民因农业的发展而定居下来以后,以部落首领的居住地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初期的居民点和城市,城里称为国,城外近处就叫做郊人。开始时,国的差别并不大,但以后有的国发展较快,有的则已经扩展到原来几个国的范围。于是大的单位就被称为“邦”,小的单位还称国。再行后,由于一位首领或一个宗族已经拥有不止一个城、邑,即不止一个“国”,因而就将其主要的、或首领居住的城邑称为“国”;这也就是以后将都城称为“国”的来历。 西周时,周王被

古典香艳小品:男人下体的称谓

男子下体曰 阳具 ,曰 人道 ,夫人知之也。 亦曰 马藏 ,见《三味经》。 亦曰 烛营 ,见《淮南子精神训》(男子下体曰烛营,而佛家名阴为马藏)。 亦曰 馀窍 ,见《列子》。 亦曰 秽穴 ,见《列子仲尼篇》注。 亦曰 势峰 ,见《瑜伽师地论》。 亦曰 睾丸 ,见《素问》(见《秋雨庵随笔》)。 《列子》仲尼篇有句曰,设令發于馀窍,子亦将承之,注秽穴也(即屁眼)。亦同《瑜伽师地论》,谓阴茎为势峰。又《素问》谓卵为睪丸。睪古[上白下幸]字,皆阴别名也。《吕氏春秋》孝行览,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注,丸即古卵字。

杜撰

杜撰一词在现代汉语里解释为:臆造、虚构。究其词源,大多指向《宋稗史》 “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世谓事不合格者曰杜撰”。 实则在杜默之前就有“度撰”。《湘山野录》录有 “盛文肃度撰《张文节神道碑》,石参政中立问:谁撰?文肃率然对曰:度撰。满堂皆笑。” 吕蓝衍《言鲭》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道家经忏俱杜光庭所撰,多设虚诞,故去杜撰。 以上两则俱不实。 沈作喆《寓简》谓: 汉田何善《易》,言《易》者本田何。 田何当时居杜陵,号杜田生。当时俚语称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或曰杜园。也是讥讽田何的《易》学无所师承,俱胡说八道。此杜撰皆由杜田而演变,此后还出现杜园之说,皆为演变。宋时孔文仲对策有“可为痛哭太息”之语,时人诮之曰“杜园贾谊”是也。因而俗语相沿,凡文字之无所本者曰杜撰,工作之不经匠师者曰杜做。后世并以米之不从商贩来者曰杜米,笋之自家园出者曰杜园笋,则昔以杜为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