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中国:"炎黄子孙”指的是哪些人(一)?

继续说说“中国”概念的演变。
昨天讲到“中国”一词由单纯的地理概念慢慢延伸到文化概念和民族概念。提起“中国”一词的民族寓意,另外一个词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炎黄”,“炎黄子孙”、“炎黄儿女”。这几年这个词很热,每年都有祭祖炎黄活动,在一些政要谈话和官方公文里面都频频出现这个词,在有些人心目中,大有取代“中华民族”、“中国人”之势。那么到底谁是“炎黄子孙”?“炎黄”是谁的祖宗?“炎黄子孙”和汉族什么关系?“炎黄子孙”和“华夏民族”什么关系?“华夏民族”又和“汉族”什么关系?搞不清楚这个问题,那可不是乱了祖宗十八代的小问题,我看有人大老远跑去给“炎黄”二帝喊祖宗感到真实好笑。(以下内容可能引起一些人不适,三哥是爱国分子,纯粹从历史角度看问题,绝无颠覆民族大团结的意思)。
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这两位老祖宗都是部族首领,而且还是一堆冤家。炎帝本是天子,但实力衰退,统治不了诸侯,而黄帝却文武并用,软硬兼施,争取到了诸侯的拥护。于是黄帝集中兵力,动用豺狼虎豹,与炎帝打了三仗,将他击败。识时务的炎帝甘拜下风,做了黄帝的属臣,皇帝和炎帝部落也联合起来了,并一统黄河流域,从而繁衍了无数炎黄子孙。
以上都是来自《史记》的记载,从目前的科考我们最早能触及到夏,所以像炎黄二帝的事迹未可考。不过从史料上记载,以及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全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除了中原文化外,还有长江流域、燕山山脉、东北地区、四川盆地,也就是说中国早期文化是多元性的,并非独中原一脉相承。这么来说,那些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部落的后代子孙,都跑到中原喊“爷”认祖是不是有点滑稽?
另外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还有不少非华夏族部落存在。这时候我得解释一下““华夏族”的概念。华夏族,又称中原华夏,起源于中原嵩山一带的部族,后泛指曾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古代族群。“夏”的字形,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是“长面的人形,有双手环握,双足交叠。”,为夏族部落人的自称,不是夏的“他者”则是“夷”,字形相是背负大弓的人形,在吴语上海话中,"华"、"夏"为同音字(向读者求证一下,是不是这样?)。那么现在用“华夏民族”指代中国人,是不是有点不靠谱?中原地区除了炎黄子孙华夏族之外,还有其他族群存在,那么说中原地带都绝非炎黄的子孙。
从秦汉以来,由北方进入黄河流域的非华夏民族,有史可考的至少有匈奴、吴恒、鲜卑、羌、狄丁零、突厥、高丽、回鹘、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维吾尔、满等,其中有的来自遥远的中亚和西亚带去,这些民族中,大部分加入了汉族,有的整个民族都已经消失在汉人之中了。在南方,随着汉人的南迁,原来种族繁杂的夷、蛮、越、巴、僚、俚等,有的也完全消失,有的后裔居住区已大大缩小,南方的汉人,有相当大部分是他们的子孙。
综上来看,今天的数十亿人中,地道的炎黄子孙绝不会是大多少,反而炎黄子孙是“少数民族”。每年祭拜炎黄,台湾、香港、四川、东北、西北等等远道而来只认炎黄为自己的老祖宗,是不是有点对不住自己的亲祖宗了?更别说我们现在有五十六个民族,非汉族的就有五十五中,像俄罗斯、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炎黄二帝这两位老人家扯上一毛钱关系。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古时候女子私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