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9, 2025 如何与AI共舞
从今天开始又开始写日记了!或许不能叫日记,叫记录更好一点。
两年多没有生过病了。周末被重感冒一记当头棒喝,躺了两天。今天稍好一点,浑身乏力,略微有点咳嗽。
生病一次也有诸多好吃,一来检查和增强一下身体的免疫力;二来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躺平休息两天,享受一下被人伺候的滋味;再者,安静地躺在床上,睡眠饱和,可以放飞思想,思考一下平时无暇顾及的事情。
这个博客最后一篇是事关人工智能的,那还是一年之前,不妨接续上一篇吧。
人工智能从去年开始人们大喊"狼来了!"如今,已经是与狼共舞了。去年这个时候,我还是浅尝辄止,甚至还有意抵触;今年这个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了。替代了搜索引擎、替代了维基百科、替代了翻译工具…… 几乎替代了一切有关文字的工具。这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 AGI 还在路上。
既然不可抵挡,如何与之相处?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任何新技术的到来,拥抱她的同时,要做好的是如何驾驭它,而非被其控制。这是与之共舞的底线。基于此,做好应有之准备。
首先,多思考、多输出,少囤积、少用社交媒体。基于个体来说,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就目前 AI 的水平,基本上可以替代大多文字及其图像性日常工作了,一方面它给创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它也在破坏者创造性工作。破坏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机器文"会大量的充斥着阅读市场,二是,对 AI 的依赖性冲击着人类的创造能动性。就以我写了几年的 newsletter 为例,从去年开始我已经悄悄地进行了风格转换,不再以知识性为重点,而更偏重于个人,个人讨厌、感悟、情感和经验。个性化体验是 AI 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假如有一天AI 有了个人化情感,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了,有更大的问题等待着人类!在知识获取变得无比便利和无代价的情况下,思考和输出就变得无比的珍贵和稀有。能够成为一个安静的记录者、写作者是这个时代的稀有物种。为什么说少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最大作用是观点和信息的交换——并非知识,而当其被 AI 冲击而失去了观点的碰撞的作业,社交媒体传播的只有情绪和立场,这对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是危险的。
其次,研究 Prompt,而非 AI 本身。就现有的 Ai 水平来说,还不能称其为通用智能,要为我所用,还需要一套适合自己的 Prompt,才能发挥其性能和优势。不同的方向、项目需要精心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提示词,并根据 AI 本身的进化、自身的进步,根据不能模型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升级。
再者,全面接入 AI。既然势不可挡,不如热烈拥抱,成为最先吃螃蟹的人。从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全面接入,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进行优化和发展。强化 AI 不具备而自身具备的长处,借助 AI 发挥到极致。
第四,(待续)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欢迎评论,杜绝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