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中国: 长城

传统的王朝天下观一方面把世界各国、各地都看作“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另一方面又把“天下”限制在中原王朝疆域的范围,甚至只限于中原王朝的中心地带。在这种矛盾的认识支配和影响下,部分中原王朝在北方边疆修筑了防御的长城。长城,毫无疑问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示了他们的智慧、统治者的力量和决心。但是在这种矛盾认识前提下修筑的长城,做出异乎寻常的高度评价,把长城说成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象征,歌颂长城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起过如何大的作用,就违背了历史事实。
从战国时的秦国、赵国、燕国开始到明朝末年修筑的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且不说长城沿线埋下了多少尸骨,耗费了多少财产,就是以军事上的作用来说,长城又何尝达到了中原统治者当初的目的那?实际上一旦中原王朝失去了军事实力,或者内部开始了瓦解,长城就如同虚设。秦始皇死后匈奴就越过了长城占了河套地区,明朝末年清军出入长城如入无人之境,真正沿着长城作武力对峙的例子几乎没有。
长城固然多多少少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的入侵和破坏,但同时也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所以历史上修筑长城次数最多、工程最大、质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对西北和北方最保守、最无作为的王朝。随着长城的最终完成,明朝的势力再也没有月初嘉峪关一步。相反,能够把农业和牧业民族同时统一起来的政权就不需要、也绝不会修筑长城。到了清朝,长城内外归于统一,残留的长城开始作为地区间的关卡,以后就被完全废弃了。
秦朝人、汉朝人、明朝人的爱国主义自然只能以长城为界,因为长城之外就不是他们的国家了,而是另外一个政权或民族的疆域了,“天下之所以限胡汉”(老天爷用来分隔胡人和汉人),就是以长城作为界线。但唐朝人、清朝人的爱国主义就绝不会受到长城的限制,因为长城外边同样是他们的国。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长城内外的各民族早已经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岂能再用历史上的部分中原王朝狭隘的民族立场来认识长城,那个无数人尸骨堆积起来的断壁残垣来象征中华民族?
虽然时间把历史推进到今天,二十一世纪,一个科技时代,互联网时代,但是中国的长城依然在修建,只不过变为了数码长城、比特长城、防长*城、G*F*W(Great Firewall,常用简称:G*F*W,中文也称中国国家-防-火-墙),中国十亿网民依然生活在长城内。就我而言,这些长城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学习,所以如果每天我不拿一把梯子翻过去,骑在墙头,我绝看不到墙外那支美丽的红杏。您说历史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谁要再拿长城代表中华民族,就是自取其辱!
下次,我们说说“中国传国玉玺”这件事。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古时候女子私处叫法